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Argemone mexicana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7秒
蓟罂粟
Argemone mexicana L.
中国植物志>> 第32卷 >> 罂粟科 Papaveraceae >> 蓟罂粟属 Argemone

1.蓟罂粟(海南植物志)刺罂粟(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)图版1:3-4

Argemone mexicana L. Sp. pl. 1: 508. 1753; Hook. f. et Thoms. Fl. Ind. 1: 251. 1885; in Fl. Brit. Ind. 1: 117. 1872; Fedde in Engl. Pflanzenr. 4: 273, fig. 36. B. 1909; in Engl. et Prantl Nat. Pflanzenfam. ed. 2/17b: 105. 1936; B. Ownbey in Brittonia 13: 103, fig. 18. 1961; 海南植物志1: 343,图173. 1964; Hara in Fl. E. Him. 103. 1966;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: 8, 图1746. 1972; Fl. Taiwan 2: 654, pl. 436. 1976; 云南植物志2: 41, 图版14: 1-2. 1979;湖北植物志2: 9,图689. 1979; T. C. Whitmore in Hara et al. Enum. Fl. Pl. Nepal 2: 33. 1979; 江苏植物志下: 216,图1068. 1982;云南种子植物名录, 上册: 166. 1984;福建植物志2: 155, 图130. 1985; 河南植物志2: 9, 图721. 1988; 广西植物志1: 405. 1991; 浙江植物志3: 7, 图3-8. 1993.

一年生草本(栽培者常为多年生、灌木状),通常粗壮,高30-100厘米。茎具分枝和多短枝,疏被黄揭色平展的刺。基生叶密聚,叶片宽倒披针形、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5-20厘米,宽2.5-7.5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,边缘羽状深裂,裂片具波状齿,齿端具尖刺,两面无毛,沿脉散生尖刺,表面绿色,沿脉两侧灰白色,背面灰绿色;叶柄长0.5-1厘米;茎生叶互生,与基生叶同形,但上部叶较小,无柄,常半抱茎。花单生于短枝顶,有时似少花的聚伞花序;花梗极短。花芽卵形,长约1.5厘米;萼片2,舟状,长约1厘米,先端具距,距尖成刺,外面无毛或散生刺,花开时即脱落;花瓣6,宽倒卵形,长1.7-3厘米,先端圆,基部宽楔形,黄色或橙黄色;花丝长约7毫米,花药狭长圆形,长1.5-2毫米,开裂后弯成半圆形至圆形;子房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0.7-1厘米,被黄褐色伸展的刺,花柱极短,柱头4-6裂,深红色。蒴果长圆形或宽椭圆形,长2.5-5厘米,宽1.5-3厘米,疏被黄褐色的刺,4-6瓣自顶端开裂至全长的1/4-1/3。种子球形,直径1.5-2毫米,具明显的网纹。花果期3-10月。

台湾、福建、广东沿海及云南有逸生(?),很多省区有栽培。原产中美洲和热带美洲,在大西洋、印度洋、南太平洋沿岸经常逸生(?),在次大陆深人到西喜马拉雅山区及尼泊尔。

种子含油30%左右。黄色液汁含生物碱。

华北地区还栽培2种:大花蓟罂粟A. grandiflora Sweet和白花蓟罂粟A. platycerae Link et Otto, 它们花瓣白色,先端平截,花柱明显而区别于蓟罂粟。大花蓟罂粟苞片通常不在花下密聚,萼片先端成圆柱形、草质的距,蒴果狭纺锤形,无刺或仅在中部具刺,原产中美洲;白花蓟罂粟苞片于花下密聚,萼片先端成三棱形的距,外面具刺,蒴果圆柱状卵形,密被刺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9《中国植物志》第32卷 005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
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
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
罂粟目 Rhoeadales
罂粟亚目 Papaverineae
罂粟科 Papaveraceae
罂粟亚科 Papaveroideae
古罂粟族 PLATYSTEMONEAE
蓟罂粟属 Argemone
图版1:3-4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